中国管理会计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9-02-24

中国管理会计体系研究

 

上海财经大学    许宇鹏

一、引言

管理会计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大致是20世纪初的产物。早在20世纪早期欧洲的德国、意大利和奥地利等国家,人们就开始对作为成本会计和经济控制理论发展组成部分的管理会计进行了开创性研究;伦敦经济学院的成本核算学派对此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美国,管理会计学者以经济学理论研究成本会计和控制制度的本质。时至今日,管理会计正充分吸收其他社会科学的营养,开始进入管理会计体系构建的创造性研究阶段。

正因为管理会计本是一系列相互关联不紧密的学科,并随时间和空间因素不断变化,所以对于管理会计学者来说,管理会计体系研究是一项挑战性与趣味性并存的努力和探索。2014年,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427号),这是我国第一次正式提出全面推进中国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工作。该指导意见突出了:(1)以管理会计基本理论、概念框架和工具方法研究为核心内容的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建设;(2)以管理会计基本指引为统领、应用指引为具体指导与案例示范为补充的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建设。20166月,财政部发布了《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对管理会计的目标、单位应用管理会计的内在要素进行了明确界定;同年10月,财政部发布的《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了“全面加强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指导、推动管理会计有效应用”,并将“推进管理会计广泛应用”作为“十三五”期间会计改革与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

可以看到近几年中国政府已经开始关并明确了构建符合中国政经济制度特的管理会计体系的目标。与财务会计理论与应用体系的成性相,管理会计体系的研究仍处萌芽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更复杂多变的环境论是国有企业改革,企业存与突都需要政企业共作,创造性地建立具有普遍指导意的管理会计体系,有效应用于企业内部管理,这是本的出发

“管理会计究应该如何运才能企业创造价值;一有效的管理会计控制系统包括哪些因素;这因素之间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我们是否能够为一企业构建一以创造价值为基、以成果实施为导的管理会计框架体系”管理会计不仅需要框架体系,而且中国管理会计体系要理论体系和指引体系两翼齐飞。一方面,要学者对管理会计内在的定特征形逻辑一致的理论,从而企业行为、企业家行为以及资市场现象进行理论解释预测,不断丰富管理会计理论;一方面,要管理会计研究者构建指导企业经营管理实践的指引体系,为企业管理有效的工具方法,务于企业价值创造目标。

部分主要包括:(1)中国管理会计研究进展述评;(2)基于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建设与指引体系建设的思考;(3论。

二、中国管理会计研究进展述评

近几年,经有位会计学者对管理会计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理,其中杜荣瑞等对1997-2005年间在中国18主要学刊上283管理会计研究方面的文章进行了述评,在该述评文献中,作者将中国管理会计研究分为1997-2001年和2002-2005年两个阶段进行分析。研究主题涉及管理控制系统、成本会计与管理、决策方法、管理会计的一般性问题、外部导向型管理会计、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其他有关研究。这一时间段的管理会计研究以规范分析/概念性研究为主体,致力于介绍和解释管理会计新方法和系统,但相当一部分文章缺乏理论依据和经验证明。此外,研究的理论基础薄弱是中国管理会计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管理会计研究依赖于其他领域的理论,如经济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由此管理会计需要拓展自身的研究视野。在样本的获取方法上,管理会计的实证研究以案例研究和调查研究为主,需要在具有统计意义的大样本上克服研究方法的不足。

孟焰等在杜荣瑞等学者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研究,并且在整个中国管理会计研究进展上保持了与之前研究者时间的接续,从一个较为完整的视角为管理会计研究展现了不断演进的画面。他们收集了2006-2013年间国内21种学术期刊共计327篇管理会计研究文献,研究主题广泛,涉及各类管理会计工具以及信息系统。研究发现管理会计控制系统、外部导向型管理会计的研究数量和比例较2006年之前有显著上升,而成本管理和决策方法两类研究主题显著下降;业绩导向薪酬体系和绩效评价系统成为管理控制系统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主题。同时,管理控制系统本身也成为研究对象,但仍然缺乏理论的强有力解释和支撑。

成本粘性问题进入国内研究者视野,已有的实证研究开始关注我国资本市场的成本粘性问题。外部导向型管理会计主要聚焦于价值链分析、战略管理会计以及供应链管理等主题,研究边有了拓展。研究方法以数据为基础的实证研究以及调查研究的比显著上升。2006-2013年间,管理会计研究用了理理论、权变理论、锦标赛理论、信息不对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契约理论、前理论、认知理论与社会比较理论等多元化的理论,其中理理论广泛应用于薪酬体系研究中。

关注的是实证管理会计研究的现及中国未来的研究方向,潘飞、文东华IttnerLarcker2001的分析框架为基础,对实证管理会计研究现进行了精炼分析。他们基于价值管理的视角,对西方会计领域价值管理的经验文献进行了回顾和评论,指出组织目标选择、制战略和组织设选择、价值动因确认、制选择计量指标设定针对性目标以及业绩评价和组织目标与计重估是国外基于VBM框架的实证研究主题,这对于中国实证管理会计的研究具有要的理论导意义,同时完整分析了实证管理会计研究的现以及对中国管理会计研究的启示,具有较参考价值。此外,潘飞等对管理会计经验研究方法的国内外应用方法进行了比较,并基于数据获取途径的比较、理论基础的比较、经验研究具体方法的比较、管理控制系统经验研究的比较以及问调查方法的进一步分析个方面给予了分析,对中国管理会计研究方法提出了方法论上的建议

2013年以,国内管理会计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从会计研究期刊2013-2014年发的管理会计相关文章中以发现一些突破点。管理会计具有与生俱来性,是一种权变性的组织管理现象,自从有了组织其是现代企组织,也有了管理者责任及管理职能,从而也有了内组织之中的管理会计。基于现代企组织演进过程观察,管理会计是一种权变组织管理活动王斌等基于上关于管理会计的本质认识,从组织活动和管理目标组织环境变革两个维度对管理会计边和会计信息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对中国管理会计体系的研究具有一参考价值,基于中国文度特征研究中国管理会计问题是非常富有理论与实意义的。杨玉龙等从费孝通教授差序格局概念中获得灵感到组织内部的微观人际交往探讨了中国业的业绩评价系统,为中国业在设置普遍存任人唯亲的现象,负责人何根工的亲疏远近取不同的绩效考核标准,在中国业的业绩评价和薪酬制中关系理是有效他们以问题导向的方,为中国管理会计其是认识中国特色业业绩评价模式提供了导性思考,为续研究供了有的问题延伸

外一个维度的研究自管理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会计信息具有两大功能评价功能契约监功能,其中的信息决策有用性自会计评价功能毛洪涛通过实验研究的方法论了具有不同水平的决策者在使用不同呈报格式的管理会计报告时决策绩效的差异,对不同水平的决策者而,需要计与之相适配的信息呈报格式,从而提高管理会计的信息价值是文的论。

的是,文实验方法下的实证管理会计方法具有一参考价值和方法启示邓博夫等同样对管理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进行了研究,取问调查法,研究了在政府干预下的会计配置模式对国有业管理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的影响指出国有业不同的会计配置会导致管理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上的差异

综合文献,中国管理会计研究近二十年的发展,论在研究主题是在研究方法上都得到大的升,而未来如何更好地结合中国企业组织内外部环境,从多视角探索中国管理会计问题,并与财务会计领域相互支持,融合其他社会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构建中国管理会计体系是中国会计学领域的重要任务。

三、基于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建设与指引体系建设的思考

一个完整的体系需要包括基本原则、基本框架以及核心内容在内的富有逻辑一致的知识体系。因此,构建中国管理会计体系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坚持立足国情,借鉴国际。既系统总结自主创新和有益实践,又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经验做法,形成中国特色管理会计体系。(2)坚持人才带动,整体推进。(3)坚持创新机制,协调发展。(4)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充分考虑各单位不同性质、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等因素,从实际出发,推动管理会计工作。

财政部将中国管理会计体系的核心内容概括为4+1”,即力争通过510年左右的努力,使得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基本形成,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基本建成,管理会计人才队伍显著加强,管理会计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管理会计咨询服务市场显著繁荣。

构建中国管理会计体系最迫切也是最具有挑战性的方面就是理论体系建设和指引体系建设。目前《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已发但真正实质性阶段的应用指引构建是解决的重要问题。题组将进一步对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和指引体系的困惑考进行要的阐述和分,为未研究供思路

(一)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建设

管理会计在经济与管理中的服务功能国内外理论与实务首肯,作为会计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管理会计不是一的社会现象,管理会计权威者安东尼·霍普德认为会计是在特定环之间选择抉择的结。会计模既不是自的,也不是必然的。在构建中国管理会计理论体系,需要两大理论性问题:

一,管理会计是否存稳定的内在规及其在的动性框架。稳定的内在规律意味着在外在现象背后存客观必然性。如将管理会计内置于组织和社会中,就会发管理会计不是单局限于财务资源管理,与特组织模的形成、组织的具体架构和管理结构设,以及组织内部强化某些权力及影响力的特构成了紧密系。思拉恩·埃格[18]对微观经济学理论的“内核”与“保护”理论构建所表述的,需要寻找到管理会计的理论内核,并对保护带进行有效界定。内核即为管理会计的功能假设、理性选择以及均衡方法,而保护带就是需要考虑的第二个理论性问题。

第二,管理会计在不同时期所表现出的特定现象背后否存在特性。管理会计内嵌于组织中,组织面定环约束、组织有特关于环境的信息以及研究的相互作式正是管理会计要面保护”。

题组进一要探的是:社会实践为什么需要管理会计(Why),管理会计在社会实践中扮演什么角色(What),管理会计在社会实践中是如何扮演角色的(How在相应用理论支撑上,新制度经济学下的理理论、交易成本理论是管理会计汲取的领域在企业理论中,战管理理论对于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构建具有指导意义这些理论将为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构建提基本面的支持:合问题、信息不对称问题、业、企业的边界设计(企业行为与市场的系)以及企业战的设计与行等。

在构建中国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中,题组坚定认为中国制度环境特色与人际交往特色的新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是中国管理会计的最终落脚点。如果说之前的理论内容属于般意义下的构建,那么结合中国企业管理实践,其是从中国化、习宗教、人情、面非正式以及正式非正式度交互的视角,探中国特的政经济化以及社会管理会计实务以及理论的影响将是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中的灵魂。将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素与有的西方理论框架相结合,构建以管理会计制化建设与管理会计知识体系内在系为主体框架的中国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是中国管理会计研究的目

)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建设

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包括个主要内容:(1)管理会计基本指引2)管理会计应用指引3)管理会计案例库。目前,《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已基本解决了用一个统一的口径指导企业展管理会计实践的标准化问题。位导问题和可操作性,不同的行业差异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典型案例的方法将是可取并适宜的将理论、标准流程以及经典案例结合形成富的应用指引将是未来可行的方

此,学者们供了管理会计应用指引体系不同的研究思路:一是按照传念,分模(战管理、预算管理、成本管理、经营管理、绩效管理、管理)进行研究设计;二按照管理会计工具方法进行设计。其中,兵装集团已经提出了60多个管理会计工具,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在管理会计案例体系的研究方面,涉及案例格式的设计问题以及案例开发的运作方式。学者们认为案例的格式内容将涉及管理会计工具的理论依据以及现实意义、案例中相关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应用背景、案例分析的总体设计、总结相关管理会计工具应用的发现和结论,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和发展的建议等系统的管理会计案例结构。

案例的开发需要产、学、研三大群体合作。“产”是指各类组织中的各级管理人员。使用案例库的目的在于学习案例公司中的管理经验并加以借鉴,企业各层级的管理人员将从案例库中汲取管理经验并内化为自身的管理能力。“学”主要包括本科生、研究生、MBA以及管理会计教授。使用案例库的目的在于能够为书本中的相关知识找到现实中的案例,提升教学或学习的效率。“研”是指对管理会计理论或实务进行研究的人员。使用本案例库主要是为了找寻潜在研究问题,在理论的指引下进行深入挖掘,进而帮助推进管理会计实务的发展。

四、结论

在贯穿管理会计研究的探讨中,近年来的研究逐步聚焦于中国本土管理会计问题。研究的主题仍然是多元化的,研究方法上实证管理会计方法、案例研究方法是目前的主要方法。管理会计借用其他社会学科的理论以充实自身学科的理论厚度是目前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缺乏的客观现实,这也为构建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提供了难得的契机。构建中国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和指引体系是未来中国管理会计体系的核心内容。其中的主要挑战与迫切的研究任务在于:(1)充分吸收和研究国内管理会计有研究成果,总结近二十年中国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与实务经验,构建中国管理会计理论的“内核”与“保护带”,形成管理会计理论的工具和概念建中国管理会计理论分析框架。(2)研究设计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其中的应用指引和案例体系建设是具实价值的挑战和题。

 

文章来源:潘飞许宇鹏.中国管理会计体系研究[J].会计之友2017(11)7-10.